在客廳看書、工作的時候,老覺得燈光不夠亮。
在衛生間梳妝打扮,臉上總是一道暗、一道亮的。
料理食材,自己總是擋住光。
為什么這么會出現這種情況?
因為你只做了基礎客廳廚房裝吸頂燈,臥室全裝日光燈管,不夠就加個小臺燈
每個戶主在買燈具的時候就是按照這個思路走的,反映的效果也不錯,能同時達到省錢和沒用的效果。
但使用過后才發現很多弊端,今天我們來看看一些我們漏掉的家居照明小知識吧!
在我們在了解不同區域空間怎樣使用燈光之前,我們先簡單的了解一些關于燈光的小知識。
▏色溫▕
色溫(單位:K)是光波在不同能量下人眼所能感受到的顏色變化。以火焰為例,溫度最高的中心火焰是藍色的,中間是黃白的光,溫度最低的外圍火焰偏橙紅色,可見由低色溫到高色溫對應的顏色為橙紅、白、藍。
色溫高的光線偏藍,有清爽的感覺,深藍色天空的色溫能達到20000k。
色溫低的光線偏紅,黃昏的色溫一般在3000k以下。照明中會應用不同色溫的光線,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。
家居什么地方需要燈光?
1.工作區
工作區可以在客廳、書房或臥室,既包括居家辦公的場所,也包括小朋友看書寫作業的地方。除了裝在天花板上的基礎照明,最好在書桌上放一盞臺燈,直接照亮桌面。
工作區需要高色溫、高顯色性的燈光,才能保證工作時的效率和準確度,完全可以照著辦公場所用燈的參數去買。
讀書區的燈光色溫同樣不能低于4000k,否則在暖黃的燈光下看久了,容易造成眼睛干澀、眼疲勞。為了防止光差過大傷害眼睛,天氣陰暗的時候房間內的基礎照明應同時打開。
2.餐廚區
想想日版《深夜食堂》的海報和那些年你享受過的燭光晚餐,不難發現低色溫(暖光)能讓食物看起來更加美味,比什么調料都管用。介于2500-2800k之間的暖色光源,最容易營造愉快舒適的用餐氣氛。餐桌上的燈配得好,連飯都吃得香。
廚房切菜總是被自己擋光,加個柜底燈就能解決問題。料理食材就不像吃飯一樣需要搞氣氛了,高色溫的工作照明才能保證不出錯。色溫3000k以上的柜底燈能夠更好的照亮你的料理臺。
3.梳妝打扮區
在衛生間化妝,不光得站著畫,不把臉貼到鏡子上根本看不清粉底拍了多重。臥室里有化妝臺的還好,可光線要么從頂上打下來,要么從背后投射過來,燈光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。
正確的化妝鏡燈光打法應該是怎樣呢?色溫4000k、顯色性80Ra以上的光能夠讓人看起來氣色更好。簡樸一點的就在鏡子左右兩邊打光,奢華一點的,可以采用繞著鏡子邊緣打光的“百老匯打光法”。在鏡子上安裝智能燈光,觸摸即可開燈,根據需求調節燈光的亮度,盡量讓生活更加便利、舒服。
4.臥室照明
人的睡眠質量和一個叫褪黑素的東西密切相關。當夜幕低垂,大腦松果體會分泌出比白天更高的褪黑素,促進人的睡眠。若是睡前一直盯著屏幕色溫9500k的電視、玩屏幕色溫6500k的手機,褪黑素的分泌進程就會被打斷。
長此以往,失眠、患病的可能性也會隨之上升,像是夜班工作者的免疫系統就比其他人差。
所以,在入睡前30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內,大家就應該有意識的切換到色溫2800k的暖色光中,以免減少褪黑素的分泌。
房間的燈光應該避免直射床面,特別是枕頭上。
兒童和老人對光照的需求不一樣,需要區別對待。
兒童處于關鍵的視覺發展期,需要比成人臥室更明亮、顯色性更高的光源。兒童房設置色溫4000k、顯色性在80Ra以上的燈光對孩子更有好處。
再加上現在的小孩越來越喜歡捧著iPad玩,一旦房間內光線不足、和電子屏幕的光差過大,視力就會受到影響。
因此,最好在孩子常玩iPad的地方設置重點照明:頭頂上方20-30cm處放置、選擇穩定不閃爍的光源即可。
老人家視力衰退,瞳孔也會縮小,他們對色溫的要求也比成年人高,最好在4000k左右。同時在老人的藥品柜附近、低于床板的高度裝一些感應式小夜燈,方便他們夜晚的走動。
每天學習一些燈光照明方面的知識,在家居裝修時,可以提前想到往后的一些照明問題,預先做好防備,讓家居照明更加貼合我們的生活,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擁有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