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青島的“海信科學探索中心”的國貨電視機品牌海信未來展廳,打造了一個復合型商業空間,包含了未來電視展廳、商業入口空間、咖啡區、老電視展區等。其中的立面結構、元素搭配,與燈光設計完美融合,讓人感到震撼。
海信未來展廳,炫彩的燈光,給人帶來一種感官沖擊,讓人很容易聯系到智能與科技。與此同時,燈光在立面以及材質上的演繹,讓我們能夠感受到展廳,不只具有一個時尚的外殼,且具有內在的理念與對本質的表述。本展廳通過設計,展示出了電視機的發展進程,從模糊到清晰,以及兩個維度的處理,彩度與亮度,使其超越了展廳本身,上升到了一種更高層面的形而上的表達。
為此,我們無法從簡單的控光、演色,以及智能系統,來解讀本展廳的燈光。我們應該聯系到事物本質,回到原點,思考海信是什么?是一個電視機品牌,進而再去思考電視機是什么?找到其中基本的結構,或者主要組成部分,再結合電視機顯示的基礎原理,去進行立面的設計,以及光影的表達。
空間即像
我們把空間作為顯示的載體,作為空間敘事的一種隱喻。
我們想在空間里成兩種像:
1 多色: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,即從墻面的模糊混沌的狀態,到電視機液晶屏的清晰狀態。我們邀請多媒體顧問,希望實現數字信號同頻傳導,即,電視機屏幕的圖像與空間成像保持一致,由相同的圖像的沖突,來表達從模糊到清晰這一本質特征。
2 單色:所影射的是現代液晶電視中的核心“光譜屏”的本質特征,通過建筑材料陽光板的光過濾,將核心光譜屏的特征放大至整個空間尺度。
空間營造本是一種觀點營造,而這樣的觀點,是可以被賦予商業價值與意義的。
混沌的秩序性
裸筑曾提出過:美來源于秩序中的驚鴻一瞥。這是人的眼睛與腦在經歷了教育之后所作出的共識與判斷,這是一種多數人的審美價值取向,有技巧,也具有共識。我們幾乎在之前所有項目中都實踐了這個方法論。禮和拱券的紀律,有光旋轉到最后的眼,泰合璽紅磚的構造秩序……都成為了“出品”的保障。但凡形成了方法論,我們就希望能夠找到其對立面,嘗試,反復,從而往前走一步地創新。
在這個項目里,我們希望通過電子的無序來抵抗物理的有序,某種層面上來說,這也是對過去電視機的工業設計的“造形”,與現在液晶電視的“無形”的共鳴。光透過5mm陽光板呈現出一種混沌與無序,呼吸,心跳,共鳴。希望這種人為嘗試,將空間帶往“好”的一面,讓空間活著,像人一樣,微弱地活著,不顯,也不掩。
樹脂展臺
作為電視機大廠,海信的倉庫里,有30臺已被廢棄的老電視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:外殼已經破碎不堪,內芯也塵封已久。
“他們應該再也不會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中了吧?”
“太可惜了。”
于是,就有了我們發動整個辦公室一起“拆芯”的壯觀場面,特此要謝謝結廬Ben舉家幫忙。
每個時代,都有每個時代的印記和特征,而這些都是那個時代最最珍貴和本質的東西。
作為后浪,別把他們拍死在海灘上吧,公平的世界會讓命運輪回。
因此,我們把每個零件,一五一十地拆了出來,清灰,沖凈之后,一個個打包,奔赴廣東惠州的一家樹脂澆注廠,用新的審美構成將這些零件擺放展出。
現在,這個項目的未來電視展廳是用這十二組老電視樹脂展臺支撐起來的。樹脂自身的導光性,讓在其內部的舊零件們,熠熠生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