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日子,沒有預感的炎熱,經過暴雨的多番肆虐,街道沖洗得清清爽爽,在人尚不知疲倦的狀態下,仰望天空,美得不可思議。還有,夏天的風,正如歌曲唱得那般,輕輕柔柔地經過臉龐和耳朵。
值此時節,有時,你仿佛能從中感知宇宙奧秘,為之心底雀躍,但更多的時刻,你四顧茫然,像被屏蔽了信號。夏天本是充滿歡樂,奧妙無窮的季節,前提是,你能在有所閑暇的時光里,靜得下心來生活。
學術一點的過法,就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。贊美時是感嘆號,懷疑時是問號,下不了決定時是逗號。你會喜歡逗號嗎?常常總下不了決定,像是在夢里不能夠喊出一個名字那樣。其實逗號,恰恰接近生活的本來面目。生活中的人,如果太多的決定和論斷,往往是活在表象之種。過于學術的生活,總在究極,從老莊之道來講,又無非是自尋煩惱。至上的幸福之道,便是返璞歸真,渾然于天地。想那少年,霸蠻一口氣,就要沖上巍峨山頂,回頭目之所及,一派生氣盎然的景觀,興致勃勃,心中感覺,如得金庸筆下的絕世武學,輕狂無人能及。又或是到了不惑之年,也可于鄉野農家,推窗見綠,灌木叢間,芭蕉葉下,暢想幽幽往事,興之所至,又可見蜻蜓自在飛躍,聽鳥雀清唱樹間,一激靈,直上青天。自然之樂,其樂無窮。他一度進入了一種很深的寂靜。凝練精神,到達空虛的境地。然而,他沒有因此感受到得道的喜悅,反而被不可承受的悲哀所環繞。因此,他出了定,想是塵世業障未了。起初看到這段情節,覺得可真是生硬說教。可是經過細品,逐漸感受到說教中的那份真摯。李慕白,其實是孔子的一種化身,好為人師,熱衷說教,又不得逍遙之道,累累于俗世之中,還不舍晝夜,為點事操碎了心。少年人讀書時,對孔老夫子的種種道理,種種規矩,往往有些輕視甚至敵意,但其實夫子并不是封建教條留聲機,而是一個相比較于佛陀、耶穌,更有血有肉、情真意切的師者。這個老師的形象,某種程度上,穩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大一統的格局。因此,可以說,在面對日常生活,那些不是象牙塔的學術生活,不是返璞歸真的自然生活,也不是藝術弄潮的生活,就是一般城市大眾生活,儒家的規規矩矩做事,普普通通做人,恰恰是很溫暖的、很長情的。6月,盛夏來臨,萬物盛極,不論你正處于學術鉆研的生活,自然田園的生活,或者就是普普通通、循規蹈矩的城市生活,都值得用一顆寧靜的內心去感知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