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抽點閑暇時光,試著動手插一盆花,所需,不過是很容易得來的幾條花枝,一個很隨意的花器(瓶盆瓦罐之類的)用古樸的陶藝,會更有東方韻味,選擇塑料感,追求后現代藝術,也無妨。以及,還需些用做基礎固定的花泥或是劍山,就足夠了。
插花時,旨在傾注全部的心力,在那花葉上,從中捕捉到具體的美感,然后,思無邪的,去輕輕觀照那生命的呈現狀態。溫柔的對待生活,也就在于處理好那極細微而具象的事情,以此,把精神在時空中,穩穩立住。
眼前,就要立夏了。側耳傾聽夏日的前奏,是玄妙的,想起莫迪亞諾的小說《地平線》中寫道,夏日是「形而上學」的日子,忽然就有一陣感動縈繞心間。夏日的具象生動和無比明亮,使得萬物,纖毫畢現,使得一切,光明磊落。這是物質豐盛的季節,而越是物質的,也越是精神的,因此也是適合去追求生命中的靈感與禪意的季節,也是簡單入門插花的好時節。
想到夏日,我們可以去細數大地的毛孔,觸摸山巒的脈動,觀看移動折射的日光。要是回到鄉野田間,與嗡嗡成群的蚊蟲,聒噪一片的蛙鳴,打打交道也不賴。這一切,這自然界中的一幕幕,都可以成為插花的靈感源泉。還有,當你真正沉浸自然,你會發現,如果我們要是能和空氣、陽光、和泥土一樣,才最是自在,或者,成為一束普通的花,整天在大自然里養著,才好。
今天,是一個變化太快、對話過密的年代,靜養,成了奢侈的事情。因此,要好好學習簡單的生活方式,會安靜的觀照內心。那么,就從立住一朵花開始,回歸心靈的單純,單純如花枝,去與空氣、陽光和泥土,進行最樸實的對話。
插一支花,把心立住,再緩緩呼出一口氣來,進而回顧往事,再發現,過去的可笑和幼稚的片段。其實,如果真的能回到那天,再聽一遍那些人那些話,不只是好笑,其實也很好感動。
到底,人會是為了什么,而產生純粹無言的感動呢?為了一盆插花的美麗,為了藝術的精神,其實,更純粹的,應該是為背后的,時間和空間中的承載,那不可言說之物,就像混沌中,那直指人心的一束光。
在獨白的語境里,話題總會回到時間和空間上面來。這正是獨白,從光影中的習得和領悟,在整個生活與美學層面,無論面對何種形式存在,都可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,去觀察和醒悟。插花依然是在處理空間和時間,這是一個立得住的觀察點,以此去探索一切,也許起初還有些別扭,但隨著不斷的自我規范,逐漸就會形成一套穩定視角,就像練習投籃,或是抽球。
最后,高度的自由背后,總是高度的自律在支撐。因此,每個人,不論是以插花,或是以烹飪、泡茶、陶藝、手作,以至于繪畫、音樂、寫作等等行為,建立起來的生活方式,都要不斷自我規范那具體的動作,從具體的動作中,再深入觀照心靈的變化,才能真正與自然交換來內心的那份自足快樂。去插一盆花吧。